古代翡翠称为什么?
在古代,人们并没有“翡翠”这个名称。虽然人们早已发现了这种绿色的美石并加以使用和收藏,但直至明朝初年,人们才第一次知道了这种绿宝石的化学成分——氟磷铁铝酸盐(CaTiF6),并赋予了它一个科学的名字“翡翠”。而“翠”字在明代嘉靖年间之前一直写作“翠”,如《永乐大典》、《群芳谱》、《事物绀珠》等;之后才开始简化成“翠”,如《本草纲目》、《玉纪》等。
到了清朝,“翠”字已经不可动摇了。乾隆年间编纂的《尔雅·释鸟》中注释“翡”字说:“翡,赤色。”而注释“翠”字则说:“翠,青黑色。”“翡”“翠”之分明确无误。 然而有趣的是,尽管“翡”是“赤色”,但是古代红色系的宝石却并不只有“翡”一种。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人工染色的技术,将无色或者浅色的宝石变红,称之为“翡”。所以《周礼·典瑞》中有“翡黻”一词,而郑玄注曰:“翡黻,浅红色。”汉代刘熙在《释名·释首饰》中也指出:“翡,绯也。”可见,当时的“翡”是一种经过染色而成的宝石。那么既然有染红的宝石,自然也有染蓝的宝石——青蓝色的宝石自有一种清新悦目之美,与天空、海洋的色彩极为相似,让人过目不忘。所以古人所说的“翠”实际上可能是经过染色处理的宝石。
这样的解释可以很好地解决古书所记载的“翠”的颜色问题。因为有很多古籍中提到“翠”的颜色时,所说都是“青黑”或“青碧”之类,与今天所认为的“翠”的色彩并不完全相符。比如《庄子·秋水》中说“紫褐翠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提到“深青赤褐之绮”,而唐代段公路所著的《北户录·异文》中也提到“海蛮献奇兽,毛若青丝,光莹如翠”,这里的“翠”都应当是染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