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发展玉文化?
玉是一种承载中国文化,蕴含中国人文精神的载体。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中华大地便出现了玉,并且有了玉石雕刻技艺的展现。古人发现玉石柔软可雕刻成形、光泽莹亮如美玉,遂用其制作琮、璧、圭、璋等礼器,用来祭祀宗庙;用玉琮礼地,用玉璧礼天,用圭节行礼,用璋传递神意。
玉成为了“仁、智、勇、礼”等儒家文化精神的象征。 孔子日:“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 《礼记·聘义》云:“夫昔天子诸侯朝觐述职,使者传命,贽见卿大夫,非玉不忠。”
玉是德行的象征,古代君子的居所要有玉砌的墙,要置办玉制的琴瑟,还要戴上玉制成的帽子,穿起玉做的鞋子,就连吃饭的器皿都要有玉的造型。 《礼记·少仪》中说:“凡侍于君子,屦(ju)双。”意思是说,凡是服侍在君子旁边的人,都要两只脚上各踏一只鞋。原因就在于,如果只有一只鞋,在行走时就容易使鞋子脱落,露出脚来,这在礼仪上是忌讳的举动。而用玉做成的乐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音色更佳,能传达出美妙的音乐,让人如临仙境。
总之,先秦时期的人们把玉的价值抬高至“天地之灵物”的地步。 及至汉代,社会风气由崇尚儒学转为推崇道教(东汉末期),人们又开始以玉来比附神仙。
汉朝文人许慎在《说文解字·玉部》中指出:“玉,石之美者。” 也就是说,汉人认为玉就是美丽的石头。于是,他们开始用玉来指代一切美好的事物——可以形容女子的美丽:“眉如翠羽,肌如雪肤,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南朝乐府《碧玉歌》)能够描绘出如此细致的景物,可见汉人的想象力是何等丰富!
除了用于人之外,玉还可以用来比喻高洁的德行——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莲花比作玉:“莲,花中之君子也。”明代学者杨慎则用玉来形容月夜:“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还不还。欲知塞外今宵月,万里空庭照碧莲。”(《元夕步月》)真是妙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