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白色之前还是绿色?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也很感兴趣所以做一些简单的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然翡翠颜色多变,但大致可以分为:无色(白)、色(黄、蓝)和春色(粉绿、绿)三类;其中又以无色(白)和色(黄、蓝)两类的比重较大。 无色(白)的翡翠常见于种水好的玻璃种、冰种,也可见于糯种,通常质地细腻、通透,如晴川雪浪、雨过天青。 绿色的翡翠较无色(白)的翡翠数量多,出现概率大,常见于多种类型的翡翠中,如花青种、油青种、豆种等。其颜色深浅不一,深者如橄榄绿,浅者似苹果绿。 春色的翡翠主要是指紫色和粉色两种。
1. 紫色的翡翠,常为暗紫色或粉紫色,比较暗淡,见于许多种的翡翠中,以糯种居多,也有豆种、冰种甚至玻璃种;不过紫调的翡翠普遍价值不高;
2. 粉色的翡翠,也叫粉紫色,比紫色更淡一些,同样属于不太亮的颜色,常见于许多种的翡翠中,以糯种为主,也是价值较低的颜色。 对于新手小白来说,在选购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来挑选颜色,不过在鉴别真假的时候就一定要慎重了,因为除了天然的翡翠可能颜色会越深越有价值外,假货的颜色一旦弄错就全完了。在鉴别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观察颜色,天然翡翠的颜色自然、有层次感且不均匀,假翡翠的颜色单一、不自然且多均匀。
2. 用强光照射,如果看到里面的颜色变淡或者发黑,那就说明是假的,颜色是染色剂染上去的;如果在强光下照射,看到里面清澈如水,没有染色现象,那就是真的。
市场上出售的大部分翡翠B货其原本的颜色多为白色。B货翡翠是在翡翠原料或成品上钻孔,用强酸浸蚀去脏、除绺裂后,再灌入树脂而成。除却绺裂和脏点之外,原来的颜色是不变的。所以翡翠B货的绿色部分与A货没有分别。而原来的白色部分,在强酸浸泡后,质地变得疏松,颜色也由白色变为牙黄色。为了去掉原来的牙黄色,就使用染色剂进行染色,染色剂沿着裂纹、绺裂渗透进入疏松的翡翠白色部分,在浸泡染色过程中,染色剂的扩散进入翡翠的内部和外部不均匀,因而形成了B货翡翠特有的颜色特点。
翡翠B货染色一般不染绿色部分,由于在强酸浸泡过程中,白色部分质松了,绿色部分质还很坚密,染色剂很难进入绿色部分,染不上色,所以往往也是不染色的。故B货一般只进行局部染色。就是说如果你从一块翡翠上找到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而绿色部分没有其它颜色干扰的话,它一般不是B货,可能是A货或C货。
B货染上色后,与A货的颜色存在很大区别。通常,B货翡翠的色与地的界限不清,绿色发乌,且绿色部分一般不透明,即使从其它部位观察也很难透进去,有时甚至在绿色部分出现白色棉。由于染色剂的不均匀进入,使翡翠白色部分的颜色为团块状绿色、色斑状绿色,不呈纤维状交织出现。另外,对于绿色部分较少的吊坠等饰品,一般只把翡翠B货的绿色部分磨成弧面,保留其白色部分原来的平面,以减少染色剂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