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头怎么分辨等级?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块原石切涨了”“那块原石切垮了”,切涨和切垮与赌石有关吗? 当然有关系呀! “切涨”是指切掉原石头上的多余部分后,露出可以让工匠雕刻的部分,称之为“涨”,意思是对手头的原料进行适当加工,可以获得不错的成品;反之就是“切垮”了。 一块原石能不能“切涨”除了取决于它的本身品质外,还取决于石头切割的过程以及最终的雕琢效果。在评估一块原石时,不能单单只看它本身的质地如何,还要考量切割打磨的设计以及最后是否精细雕琢等综合因素。
虽然有时也不能绝对,但一般来说,一块原石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可判断为“切垮”,需要重新挖料再赌: a. 切开一看,原来颜色鲜艳亮丽,让人眼睛一亮的部位并没有多少,而且颜色分布单调,没有变化; b. 切开后发现裂纹、白棉等其他瑕疵较多,无法取料或者需要大量边角料来修饰; c. 切开后看到肉质粗糙,种嫩,玻璃光泽感差,不能制作成好的成品。 而对于“切涨”的评判标准则相对灵活一些:
a. 在不改变原材料自然形态的基础上,通过精巧的制作设计,充分挖掘原材料的内部价值;
b. 利用雕刻工的巧手,将原来比较平淡的原料加工制成精致漂亮的饰品,并尽量保持原材料的自然色泽;
c. 最后抛光打磨过程也十分重要,只有经过精心的打磨,才能够让雕刻品的光泽度和透明度都达到最好的状态。 如果一块原石在不损失其整体性的情况下,能同时满足以上所有条件,就可以称之为“切涨”了。
那么,有没有既不想冒险赌石,又想拥有一件精美翡翠首饰的翠友呢?当然有啦~ 其实,只要选好卖家,选择好合适的首饰款式,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例如,同样是一块冰种淡蓝色的原石,由于雕刻师的精心设计,通过精湛的工艺,最终做出了两支造型各异的蓝水手镯,一支圆润饱满,一支线条流畅,搭配出不同的风格,让翠友们拥有了不同美感的选择。
又或者是在同样的用料基础上,通过特殊的抛光手法,使得一批首饰达到了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有的莹亮润泽,有的清透如镜,有的温润淡雅…… 总之,不管是“切涨”还是“切垮”,关键还在于原材料的品质以及设计师、工匠师的雕琢水平。而一个好的买家,不仅能选到优秀的设计师、工匠师,还能够确保他们之间良好的沟通,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让每一块原石都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