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玻璃种的区别?
“玻璃”是珠宝行业内普遍用于描述宝石透明程度的一个术语,主要用来形容天然宝石或人工优化处理的宝石透明度极佳的现象。 “冰种”也是形容宝石透明程度的专门用语之一,它多指由低度的浸无色 oil over 处理而得透明感的宝石,例如某些水晶、长石等矿物。 然而,行业内不少人都把“冰种”和“玻璃种”作为表示宝石品种名称的术语使用,如“冰种黑曜石”“冰种黄玉髓”“冰种绿松石”……这显然是不正确的用词。 行业规范中明确规定,除绿色软玉及绿色碧玺可使用“冰种”这一称谓外,其他任何色彩、透明度的宝石都不得使用该词语。上述那些被称为“冰种”的宝石其实应称之为“玻璃种”。(CGL)
“玻璃种”是个舶来品,起源于国外宝石学界的术语。它原意是指一种透明度极高的晶质材料,即我们所称的玻璃。这种材质可以是一种天然宝石——水晶,也可以是一种人造宝石——玻璃。 目前没有统一规定的中文译名,我们常用的有“冰种”、“冰玻种”、“冰青种”、“冰灰种”等等,这些命名都是根据对应的英文翻译而定。在描述一些特殊的宝石品种时也会用到“冰”字,比如“冰彩碧玉”指的就是“冰种碧玉”——一种颜色像冰雪一样明亮的绿色碧玉。
随着市场对于高透明度宝石需求的增长,未来可能会引入更多的新名词以描述不同的“玻璃种”宝石。但无论如何,只要掌握好上面提到的辨别方法,大家还是可以轻松分辨出各类“玻璃种”宝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