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翡翠种新老?
这个问题,我三年前回答过一次,不过现在可能更准确了 先说答案再解释 为什么不同光下颜色不同 先放一张在日光下的照片 这个是我们在天然光线下(没有打荧光灯)测量的结果,自然光的颜色,其实是很丰富的,有浓淡变化,而打闪光灯之后,颜色则会浅很多 其实很多人都有误区,比如下面的提问,问“为什么买的翡翠在阳光下是绿色的呢” 下面这张是在室内自然光线下拍摄的,可以看到很明显的绿,但如果是这种无意识的偏色,问题也不大 对颜色的判断,我们主要依靠的是观察,在自然光线下,仔细观察,然后记录。 而对于颜色深浅的判断,则是依靠仪器来测量,我们的肉眼其实是有偏差的,在判断上会产生误差,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们用仪器来进一步确认 在实验室里,使用分光光度计来对颜色进行定量分析,是非常常用的方法。 操作很简单,把需要测定的宝石放在测试池中,然后对照标准样品的曲线,得出数值,即可知道宝石中各种颜色的浓度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个测试只是测量了颜色,而没有衡量光泽和透明度这两个指标,所以测试的结果会因宝石的品种/品质有差异。 但是这个测试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宝石,如红蓝宝、祖母绿等等,节约时间成本。 对于有些需要鉴别真假的宝石,我们也可以测试其吸收光谱,从而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但这种方法有个局限性,就是只能评估宝石的固有颜色,而无法判定人工处理的现象,即染色和泡油的处理方式,对蓝色系宝石无效。 这是因为染色或浸油的方式,是通过改变宝石的表面性质来提高宝石的亮度,而这并不会影响宝石的光学性质。
当然,如果从化学成分上来研究,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所在。但是这个方法比较复杂,难以推广。 除了上面讲到的紫外线荧光法,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辨别是否经过染色。 用放大镜直接观察,未经染色的宝石,其表面纹理应当是清晰的,而经过染色的宝石,其表面会有“浮灰”的现象,即细小的染色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