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滴多厚?
这个“厚”字问的有点意思,它是在问水的深度吗? 翡翠原石是没有生命的,所以不会像我们人类一样会“呼吸”,当然就更不会有“出汗”一说了;所谓的“水头”也就是指翡翠中含有水份(杂质)的比例而言——含有水份(杂质)越多,那么它的水头就越好(越透)。 不过,这里要稍微纠正一下题主的一个误区——“水头好=透。” 因为影响翡翠透明程度的因素除了水份(杂质)外,还有结构(晶体排列方式)等因素。
一只玻璃种的水滴如果结构排列紧密,也可以不透明甚至微透明的。 那有人就问了,既然不透明,为什么还叫它“翡翠”呢? 其实啊,在古书典籍里,玉是指所有的含钙镁硅酸的矿物质所形成的矿物的集合体总称。比如:软玉、硬玉、碧玺、石英岩等等。而翡翠则是其中特别的存在。原因是它在岩石学的分类上,它属于辉石族,而其他矿物属角闪石族。这是它与软玉和碧玺最大的区别。 无论它的透明度如何,只要是由上述两种矿物组成并且达到一定比例的就可以称为“翠”了(因为绿色是辉石的特有颜色);而水头则代表了其中的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