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嫩是什么意思?
其实,大家所熟知的“种”的概念,是在行业里面一个笼统且普遍认可的定义。它指的是翡翠原石在地质运动形成的阶段中,受到外界影响而导致的结构被破坏程度。 这样的概念是有一定的行业壁垒的,所以非行业人员理解起来会存在一定困难。
那在这里,我先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给大家解释一下“种”的概念——把翡翠原石比作为一块肌肉,那么它的“种”就相当于身体里面的骨胳,也就是支撑身体结构的核心框架。 这个核心框架要是足够坚硬,那当然是最好的了。因为这样的结构可以经受得住外力冲击而不易受损。 但若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这个核心框架变得松软(比如矿体形成之后没有得到充分的固化就暴露在空气中),那自然就容易变形、容易开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种嫩”了。
这样的嫩,其实是很直观的,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些质地细腻、水头好的老坑玻璃种、冰种翡翠,它的底子是非常干净的,也没有明显的绺裂,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结实”——虽然它可能看起来不够鲜亮,但在光线下是细润而有灵气的。 而有些新出的翡翠料子,虽然表面光滑、色泽明亮,但拿在手上有轻有重,像那种“水头”很好的油青种、豆种,那就是明显的“种嫩”了。这种种嫩的料子,做吊坠、手把件倒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要制作成戒面,风险就比较大了,因为很轻易就会磕坏或者出现裂痕。
最后需要提一下的是,“种”是我们评价一件翡翠最基础的标准之一,但除了种之外,我们还要综合考虑颜色、水头、工和尺寸等因素才能判断一件翡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