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玉一样么?
这个问题简单,但很多人答非所问。 先摆结论,在行内来说,翡翠和玉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宝玉石学科里的一个专业名称,一个是民间对于所有美好物的统称。
如果按这个定义,世界上应该没有一个字能够像“玉”一样能包打天下,无论是软玉、和田玉还是俄碧、南红等,甚至包括翡翠,都归入“玉”的范畴。 但事实并非这样简单。 首先,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宝石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会制作镶嵌首饰,用的宝石主要是闪石头(原指现在所称的坦桑石,但在当时可能还包括尖晶石)、青金石和绿松石;而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制作的宝石首饰用在了祭祀中,因此颜色美丽的红蓝宝石和水晶就成了主要宝石。再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了青铜器时代,随着冶铁技术的出现,人们制造了更加精美的宝石工具,同时也使得一些过去不能开采的宝石资源变得容易获取,于是宝石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颜色也越来越艳丽。
直到近代,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天然宝石的成分、形成原理和其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宝石学知识体系,确定了目前我们普遍认可的宝石分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把宝石分为10个基本类型:天然宝石(Natural Gemstone) 、人工宝石(Synthetic Gemstone) 、合成宝石(Hypoehtalic Gemstone) 、再造宝石(Reconstituted Gemstone) 、优化处理宝石(Optimized/Treated Gemstone) 和仿制药石(Simulant) 大类。其中,天然宝石又可分为珍贵宝石和普通宝石两大类。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由于我国自古就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因此在民间,人们总是认为玉器是宝玉或珍宝的附属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科学的角度讲,玉器是物质形态的一种,它和金属、陶瓷一样,都是人类重要的劳动成果,也应该属于人类文明的遗产。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软玉也好,硬玉也罢,只要它是天然的,就是玉。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即,一般情况,我们可以以是否天然作为区分玉和翡翠的唯一标准——天然的就是玉,天然且漂亮的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翡翠了。 但是,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两点:
第一,不是所有人工加工过的产品都不是玉,因为无论是什么时代,人们制作玉石器都是用自然界形成的玉。只是到了现代化生产阶段后,由于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更多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而设计制作了很多以前无法实现的工艺品。但它们依然是玉,只是可能是“带工艺的玉”而已。
第二,不是所有的漂亮石头都能成为翡翠,虽然它的颜值很高,符合人们的审美。但是要成为真正的“翡翠”,它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天然,二是绿色。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点的石头才能称为“翡”,而这个“翡”字,恰恰就是指红色或绿色的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