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字书法怎么写?
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化汉字,“望”字的字形变化很大。现在“望”字的写法一般是这样的:
但这样写的只是繁体字“朢”。我搜了一下发现很多人以为简体字的“望”就是“朢”的简化字,这是严重错误的! 正确的说法是,现在的“望”(wàng)不是“朢”的简化字,它本身就是个独立的汉字。而所谓的“朢”,是一个不常用的异体字。
在现代汉语中,“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中的“滿”写作“滿”,而不是“朢”;“希望”和“盼望”中的“望”都写作“望”,而不应该是“朢”;李白写过一首诗叫《望庐山瀑布》……这些都不可能是“朢”,而是“望”。所以不能把“望”和“朢”当成等同的字形、等同的意思。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古代的简化方式与现代不同。 在古代,如果某个汉字的字形过于复杂,古人就会尝试用别的笔画更简单的字形来替代它。比如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望”(wàng),其实本来是个“朢”。但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又认为可以用一个没有“月”的字形去替换掉整个“朢”。于是,我们有了这两个字形相近却完全不相同的汉字——“望”与“朢”。 “朢”作为简体字是不存在的,它只在繁体中文中存在。
不过虽然不存在,但它确实表示另一个意思——它是个指事字,意思是“望月亮”,用来指一个月满之后不久的新月。后来,这个“朢”就有了动词的含义:“探望,端详”——也就是现在“探望、端详”这些词的来源。 所以实际上,“望去一片漆黑”里的“望”应该写作“朢”;“一望无际”里的“望”则应写作“望”;前者意为“看月亮”,后者则是“眺望远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