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如何用墨?
1.选砚,磨墨时所用之石。古人讲究磨墨的材质为石料,因为石有粘、不烂、吸水性好的特点所以被古人广泛使用于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中。 常见的砚台包括:端砚(产于广东肇庆)、歙砚(产于江西婺源或安徽徽州)、红丝砚(产于山东沂水)、澄泥砚(以细黄沙制成)等。其中,以端砚与歙砚最为著名。 现代一般用墨汁较多,也可选用较名贵的端砚来研墨。但要注意每次用完砚后要用清水洗净晾干,以防虫蛀。
2.选水,磨墨之水。古人多用泉水,现代人则多用水杯里的水进行研磨。不过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注意水的硬度。一般来说,水中含钙量越高,越不容易使笔墨着色。所以水质较好的矿泉水是最佳的材料之一;纯净水是现代文人们普遍使用的磨墨之物,其好处是不怕污染也不含矿物质,可以保证笔墨颜色的纯正。当然无论是什么水都应在使用前先沉淀一下,除去泥沙。
3.磨墨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的研墨时间会使墨汁变得又干又硬,不易着纸,更会使墨色发枯。通常来说,一次研磨约需5~8分种即可,可根据个人习惯适当调整。
4.古人常将墨锭放置在生绢袋里悬挂起来,这样可以保持墨液的色泽和光泽度不变,而且取墨方便。 墨汁虽然很方便,但是会污染纸张,因此不建议经常使用。如果实在是需要的话,可以使用比较昂贵的纯炭素墨汁,对宣纸的伤害较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