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什么书法?
一、中国书法的类别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它以汉字为载体,与中国文化艺术相联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与审美情趣! 中国书法有汉字演变而来,在汉字的形成初期就已产生了文字书体,据考证,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商周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汉字书写则始于秦代的小篆,盛行于汉隶。
小篆和隶书被公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书体,也是现今仍可辨识的历史最悠久的两种字体。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小篆作为官方使用的标准字体开始算起,到汉代出现隶书时,已经有数百年之久的时间(一说三、四百年)。 自汉代之后,隶书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字体——章草,章草是今隶的一种变体,因带有一定的草书成分所以称为“章草”。 到了西晋末年,出现了今草,这种字体是章草的进一步发展变化而来的,其特点是字与字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一笔书写到底,字字独立而又相互牵连不断。
东晋时期出了很多书法家,其中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字在当时就非常流行,后人多喜欢临摹学习,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更是成为千古传诵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齐的书家钟繇创立了一种书体“行草”,也叫“今草”,这种字体比之章草要简省了很多,但笔画之间的牵丝仍然十分明显;又因为它是介于草书与行书两者之间的另一种新字体,故也被称为“今草”或“行草”。 隋朝统一天下以后便大力推行楷书,因其字形较为规整端庄而得名“正书”“真书”等名称。
楷书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魏碑”体和唐楷两大体系,其中以北魏墓志铭为代表的书体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精品佳作,如《张玄墓志》《司马骏墓志》等等。 二、西方书法的种类 中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文字主要是希腊文和拉丁文,古希腊人创立了比较成熟的希腊字体,后来又出现了罗马体等多种字体。古罗马时代,人们发现用竖向排列的单线书写可以缩短书写距离并且节省体力,于是便逐渐采用了这种写法来制作书面材料了。
中世纪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盛行,手抄本被大量复制出来供人们阅读或收藏使用,因此人们对于字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这个时候诞生了所谓的现代书写方式——“连写得体”(manuscript writing),即人们将单个字写在一张纸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把它们分别写到不同纸片上去然后再把这些纸片拼凑起来制成一份文件或书籍了。
公元1609年,荷兰人约翰尼斯·范·特芬发表了名为《字母表》(The Alphabet)的著作并首次提出了英文打字机概念性设想。同年他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实用的字母机械式打字机并申请了专利权,不过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导致他这项伟大发明最终未能实现量产化.直到近一个世纪之后,才由美国人克里斯托弗·拉森于1873年成功制造出第一台实际可用于商业生产的商用型打字机机型-"Dictate&Print"(意为“听写打印”)系列型号之一.时至今日,这一经典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办公场景当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