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蛤蜊光说明什么?
瓷器的蛤蜊光是出现在白釉或者透明白釉(以永乐、宣德甜白为极品)上的五彩斑斓的炫丽特效,它的名字来源于其光晕酷似田黄石的蛤蜊冻,但它的生成原理至今尚无定论,只能做出几种可能性假设.而其主要成分是由于釉子在烧成中或者出窑以后,由于火候过老或者受外界因素所影响而脱离瓷胎,在釉子下面形成色斑,称之为“釉偏离”,而此效应只有在透明白釉中才直观可见,形成蛤蜊光。但是这种特效只有经历长时间以后才会形成,因此可以称其为古瓷特效。有些古瓷可以出现此效果,但光晕比较昏浊,无闪烁动感,称为“死 光”。而真正的蛤蜊光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颜色鲜艳 2、有五彩的色晕 3、光晕周围有“推磨”(状如向日葵状)效应4、有丝绸般的“动感”.
由于这种特效出现在真正的永宣甜白釉中,因此很多瓷器仿制者争相去模仿它,现在已出现几种手段:在仿品中加入老的釉子一同烧成、用强力化学药水侵蚀新仿品釉子使其偏离、或者用强明灯照射而成,这些赝品古瓷做出的光晕不符合真正的蛤蜊光特点,尤其没有“丝绸般动感”,称为“邪光”。
因此蛤蜊光虽然不能当做判断瓷器年代的硬指标,但正确的鉴定其特点有助于我们鉴定真伪古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