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国银行纸币几种?

商洁鹤商洁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华民国的银行发行过三种纸币,其中第一种是法币,由中央银行发行;第二种是关金券,由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海关金本位货币;而第三种则是人民币,这是新中国的法定货币。 法币的发行肇始于1935年的“法币政策”,当时国民党内部分裂为了以汪精卫为首的“改组派”和以蒋中正为首的“中央系”,两派斗争不断,为了削弱汪派的财力,又因为此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军火装备,因此蒋中正力主的法币政策应运而生。

其实“法币政策”就是在原来的银元本位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即允许银圆自由流通,同时禁止黄金及外币流通,但又不限制其兑换,这样民众手中原有的金银会陆续被强制兑换成法币,从而扩大法币的发行量,达到敛财的目的。不过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公信力并不高,所以一开始法币的兑换率并没有固定,而是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动而浮动。到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信誉更是一跌千丈,为了稳定通货膨胀,他们只能不断发行法币,并不断贬值,到战后最高时1元法币仅值0.04美元。

当然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货币如今已不复存在,但作为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货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至于第二种的关金券,则是以关税为担保发行的债券,它分为红本(1937-1948)、绿本(1949)两种。它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英国宣布废除中英鸦片战争以来对华不平等条约中的领事裁判权,并将香港关税权移交给中国政府,同时美国也提高关税,以防日后侵吞中国关税。面对此局面,国民政府只好宣布增加海关税厘,作为交换则须支付外国列强所欠外债,同时以关税作为担保发行债券,这就是关金券的由来。 而这种券在抗战前利率为4%,抗战爆发后为5%,到抗战胜利后甚至高达6%!虽然如此,由于关金券的兑换率是以美元为单位的,所以实际利率还是很可观的。

最后一种是人民币,这无需多言,新中国建立后的唯一合法货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