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建文瓷器有款吗?
建文帝(1377年8月--1442年2月24日),名朱允炆(音文),朱元璋长孙,朱元璋嫡次子朱标的嫡次子即为建文帝。朱允炆于建文元年(1399年)至建文四年(1402年)在位,年号建文。
由于朱允炆在位期间时间短暂,而且处于明初战乱纷争之期,并未制定相应的御窑厂烧制“建文年制”款识的规矩。尽管明代文献中有记载建文御窑厂烧过建文款瓷器,如明代文人谢肇浙《五杂俎》载:“余见御器止永宣两窑……问之土人,则云从建文窑而下,几不辨为何窑……”,《七修类稿》卷二十五也有类似记载:“建文窑有罐、钵二种,俱青花,工亦不俗,但有年号者甚鲜。”其实这些都是后人误传之说。
之所以出现这些误传的原因,一是可能有相当部分永乐青花罐、盘等是建文朝初年就已经烧好,但还没有署款,一直到永乐初年才补款烧成;二是当时民窑十分发达,其产品与御窑厂建文时期的产品几乎无异,甚至质量还超过官窑,社会上收藏的建文款青花可能是民窑冒仿的。三是明成化以后青花呈色淡雅,所以鉴藏家见到青花色泽艳丽的落款为“建文年制”的青花瓷器,误认为是建文朝烧制而命名。
其实所谓的“建文年制”款瓷器都是后仿赝品,有的还仿铸有“建文通宝”、“建文元宝”等钱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