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总共几分水?
关于“糯种”,行内有句俗话叫“嫩糯带色为先”,这句话的意思指的是在糯种底子上有颜色更好(行话中把绿色称为“翠”或“俏色”)的翡翠原石或者加工成品比没有颜色的要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是因为在天然形成的翡翠原料或者成品中,往往会有一些暗色的棉线、石纹等瑕疵,而且这些瑕疵的位置往往不太规律,有时会在翡翠的底子上出现大片的灰黑色或者棕黄色,影响美观。如果原石或者是成品中的这些瑕疵位于翡翠的透明部分,也就是在肉眼直观上可以看到的部分,那么对翡翠的价值显然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而如果位于翡翠不那么容易看到的局部,如内部晶体排列比较紧密的地方,则影响不大甚至没任何影响。
由于在老坑种的翡翠原石或者成品中很少会出现影响视觉效果的大片瑕疵,所以老坑种翡翠的价格往往都比较高。而新产出的翡翠因为其结构松散,具有比较多微小的裂纹和肉眼难分辨的瑕疵,所以在质地相似的情况下,新产的翡翠价格往往会比老坑种低很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糯”表示的是一种质地,但它并不是说这种质地的翡翠就像糯米汤那样软,而是指这种质地的翡翠透明度像糯米汤那样半透明到不透明。
“冰透”一词的意思也类似,它描述的不是真正的冰块般清凉透彻,而是说这种质地的翡翠通透清澈,犹如透明的冰块。当然,这种通透感不是玻璃种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而是一种带有质感且柔和灵动的清爽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