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模印瓷器值钱吗?
模印是指在瓷坯未干时用模具扣压,在坯体上留下图案的装饰技法。模印技法始见于三国时期,隋到宋代较为多见。由于模印器物是批量生产,所以价值一般不高,大多是小件瓷塑玩具或盘、碟、盒之类,用于陪葬或日用。
明代模印瓷器虽也有大量生产,但作为模印装饰使用在盘器上不多。笔者所见仅为一件明代中期青花山水纹模印盘(见图)。该盘口径26厘米,底径17.5厘米,高4.8厘米。直口微撇,折沿,浅腹,圈足,足底无釉,平底。折沿内印缠枝花纹,沿边外侧有模印刻纹。盘内外釉下分别模印五福拱寿字,内底中心用青料绘一幅山水图案。
此盘构图简练,画意清晰,青料发色淡雅,具有明代苏麻离青料的特点,应是永乐、宣德年间之物。由于永宣年间的官窑,器上一般均应有本朝年号款,而此盘则无款,加之又采用民间瓷的模印手法,说明此盘应是御厂为陪葬烧制的无款民窑。所以此盘无款而有明代宣德窑的部分特征,它与民窑器物又有所区别,应是介于官窑与民窑之间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