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铁足怎么形成?

姬翔宇姬翔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铁足是建盏的工艺特征之一,是由于器物底部没有挂釉,露胎形成的。建盏的底部采用垫饼烧,坯胎直接与窑床接触,因为建窑胎土含铁量较高,烧制过程中,胎体中铁在高温作用下,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发生一系列的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生成绿、黄、茶、浅绿、褐色乃至黑等釉斑,俗称‘窑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铁足。

“窑汗”厚而浓的,为铁足;窑汗薄的呈深褐色的,称褐足,比褐足更淡一些的深茶色俗称茶末足。还有釉流到盏外底部形成一圈黑釉的,称为“釉足”。从烧成原理分析,铁足、釉足、茶末足等皆为建盏底部工艺特征,合格品应以有铁足、釉足为好。有些建盏只挂半釉,此类作品,露胎部分也会自然形成铁足。

但也有个别作品,器身施满釉,底部也施了釉,因烧制过程底部釉层流散,也有形成铁足、黑釉足。因此是否形成铁足(釉足),除与盏底部施釉工艺有关外,还与烧成温度等因素有关,温度低的易形成铁足,而温度较高时,极有可能形成满釉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