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瓷器什么年代?

羊屹林羊屹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宜兴紫砂器的起源,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论的问题,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现在普遍为人所接受的说法是“明说”,即认为紫砂器起源于明代正德年间。

明正德年间,金沙寺里有一位僧人,名叫供春,他第一个开发紫砂资源,用当地特殊的陶土制作茶壶。由于供春是第一个成功的制作紫砂壶的人,所以后世将他尊称为“紫砂壶祖师”。其作品有“供春壶”、“树瘤壶”、“合欢壶”等,壶式古朴健秀,后世多有仿制,但少有能仿的很像的,更遑论超过。由于是第一人所制,所以“供春壶”价格极高,民国时期就达到了一壶值万金的地步。现在,一尊供春壶可抵整个紫光集团。

从明万历到清康熙年间,出现了多位紫砂名家,其中最杰出的有董翰、赵良、元锡、时朋四大家,他们是紫砂壶史上第一个大师群体。他们开创了以制作紫砂壶为生的道路,并且将之发扬光大。

在第一个大师群体之后,又出现了第二个大师群体,即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万历时期三大妙手”。其中时大彬是第二个大师群体的代表人物,他制作的“四方传炉壶”、“僧帽壶”闻名天下。时大彬的高徒李仲芳和徐友泉,二人技艺也很高超,也开创了自己的一派。李仲芳以仿制供春壶著称,其“提梁壶”技艺高超,可说是神化之作了。

清康熙至雍正年间,紫砂界又出现了陈鸣远、惠孟臣、陈子畦、陈汉文等一批壶艺巨匠。尤其是惠孟社、陈鸣远二人,可说是名家中的名家。

惠孟臣以制作小壶出名。文人雅士都很喜欢品茗,但是文人雅士都比较清高,与普通百姓不同,所以一般不会召集很多人一起喝茶,一般都是三两个友人,或是独自一人。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喝茶时都使用小壶,所以也就催生出一批以制作小壶出名的紫砂壶匠。惠孟臣即是这一批匠人中最杰出的代表。现在,一尊惠孟臣制作的小壶拍卖价可达五十万港币。

陈鸣远是这一个时期大师群的代表人物。他是陈子畦的儿子,陈子畦的壶艺就已经非常了得,在继承父亲技艺后,陈鸣远又发展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擅长制作动物造型的紫砂壶,其制作的瓜果壶、柿子壶、梅干壶、桃干壶、蚕桑壶等,无不形神毕肖,精妙之极。陈鸣远还开创使用款印的风气之先,其款印极为漂亮、典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