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瓷器什么年代的?

熊亮熊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鸡卵石(鸡卵瓷)的发明和应用在瓷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以特殊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成为陶瓷史上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

鸡卵瓷器产生于明末清初,起始于仿钧瓷,盛行于康熙,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西等少数瓷窑场。因该工艺多用于仿制钧窑乳浊釉品种,其釉面光洁莹润,如鸡卵之状,因而亦称“卵白釉”。鸡卵釉是仿钧瓷成功而发展起来的特有品种,釉面莹润,卵白,滋润,乳浊,开片,其釉面不同于一般的青釉和仿钧釉。它白中带青,似玉非玉,晶莹剔透,十分美丽。鸡卵石又称钧红卵白釉,卵青釉、官钧釉。

鸡卵石的特点是胎体厚重,胎质灰黄或灰黑,釉面隐映红紫或蟹青色斑,釉下常有大小不等的棕眼,釉面有开片,紫斑在白釉中如晚霞初晴,色调和谐,柔丽异常。它因仿制宋钧器物形状和开片而著称,其形制大多为陈设瓷,有鼎、炉瓶之类,盘、碗少见。从传世品看,以鼎最负盛名,造型有方、圆、长方以及变形多种式样,口沿有方形、圆形、葵瓣等变化。鼎大多三足,双耳或四耳,耳多变形兽面,通体施釉,器足亦多涂有釉汁。

鸡卵石的鉴定首先要看其造型,鸡卵瓷造型敦厚古拙,不脱宋钧器造型风格。再看釉色,鸡卵瓷的釉色有红蓝或蟹青色等。其釉面有棕眼、开片,器表呈蛋清色,紫红斑则为深褐色。再看胎质,鸡卵釉器的胎质坚致细腻,断面有石状或蟹爪纹,胎色为灰黄或灰黑色。再看底足,鸡卵瓷的底足虽有满釉和露胎两种,但器里外均无款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