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b货是什么玉?
“B货”是商业术语,是指经过充填处理(注胶、浸蜡)的翡翠。 “A货”则指天然未经过任何处理的翡翠。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翡翠,绝大部分都是“B货”。因为天然的翡翠原料少,而且质地并不好;经过浸蜡、注胶处理的“B货”则颜色鲜艳,种质细腻,光泽明亮。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事实上,天然翡翠中也有颜色鲜艳、质地细腻且光泽明亮的品种,如绿色水头十足的芙蓉种和苹果绿玻璃种的翡翠。但它们的价格相当昂贵。 而用廉价的原石材料,经简单加工制成的“B货”,虽然色泽和质感都可以做到很接近天然品,但是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这些有害物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染色剂、酸洗剂等含有化学成分。如果使用过程中控制不严格或者清洗不够彻底,就可能将有害物质带入产品中。 第二方面来自“B货”填充物聚乙烯醇酸酯(俗称“胶水”)可能带来的危害。这种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能产生慢性中毒反应或致癌作用。
当然,并不是说“B货”就会对人体有害。由于目前对玉石及其制品的检测方法还无法找到其体内残留的有毒物质的定量依据,也没有发现长期使用“B货”引起的明显疾病,所以并不能完全排除“B货”的使用安全性。
现在市场上有部分商家推出了无色透明的水晶冻、油亮光滑的绿色木那料以及带颜色的蓝精灵、粉公主等所谓“A货”的饰品和挂件,这些实际上就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B货”。购买者若不明就里,就有可能误认为它们就是天然的A货。
其实,判断一件首饰是否为天然A货的标准有两个:
第一是看它的光泽,如果是天然A货,那么它的光泽就是油脂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而人工处理的“B货”则是蜡状光泽。 第二是看纹理,天然A货的纹理是十分自然的,而人工处理的“B货”则可能出现裂纹、瑕疵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