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帝币都有哪些?
“五帝钱”是清朝中期以后民间流传的说法,并不是指特定的五种皇帝所铸造的铜钱,而是指汉代的五铢钱、唐代的开元通宝、宋代的宋元明清的钱币。 汉·五铢 五铢钱始自武帝刘彻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开始铸造。汉文五铢背面有字,其文字或为“五铢”二字,或为汉字的“五”和“铢”字,这是研究古代制钱形制和文字的重要实物资料。东汉时铸行“货泉”、“直百五铢”等钱币。 唐·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713-741年)铸造的。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开创盛世打下了基础。这种钱币在唐代诸钱中,体积小,重量轻;钱文俊秀飘逸,字体由繁化简,是唐代钱币中最有名的一枚。 北宋·祥符元宝 真宗赵恒在位期间,国家有钱粮不足的问题,于是在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八月,下诏令百姓户部输白银一铤换钱一百,称为“折银法”。这便是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的源头。 此后的钱铸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了,而且钱文也越发复杂难看。到了北宋末年,金军南下进攻北宋,北宋王朝灭亡之前,各地军阀割据混战,财政混乱,铸币质量低劣且数量巨大。
宋元·交钞 元朝建立后,使用纸币“中统钞”。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4年)发行新钞"至大铜钞"取代,面值过大,导致贬值,后来又改用银币(俗称“银元”)为主。明朝建国初年,实行的是银钞并用的制度。但是到了成祖朱棣年间,由于对外用兵,需要大量的银子,于是就开始大量铸造洪武通宝。
清·顺治通宝 顺治元年(1644 年) 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在江南开始铸造顺治通宝,规定每钱一千文,重一两。此后又因通货膨胀重新改铸。 除了以上列举的五帝钱之外,其实很多朝代都有货币流通,只不过这些钱币在当时并不叫“钱”,而叫做“宝”。比如王莽的新莽货币,五代十国的“周元通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