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哪种瓷器最稀有?
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一直被公认为是最稀有的品种,其艺术价值和成就被喻为“中国青花瓷的第一春”。
宣德青花在烧造技艺上,承前朝永乐之优势而发扬广大,达到了青花瓷器烧造的鼎峰。宣德青花不但烧制数量大,而且品种繁多,纹饰精美,色彩雅丽,无论器型与釉色,都独树一帜,在青花瓷史上,具有深远之影响。清代的《南窑笔记》中就道:“若官窑最贵,宣窑、霁红、霁青、米色、黑色、宝光最贵”“宣窑之青,乃苏麻尼青”,并推宣德“前后朝皆不及”,可见其评价之高。
由于质量超群,宣德青花一直倍受藏家青睐,价格也是一路飙升,屡创新高。2003年,纽约佳士得以1900万美元拍出一件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这是宣德青花碗拍卖价首次突破单件1000万美元。这之后仅8年,201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瓶”,以73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1.8427亿港币成交,成为青花瓷的拍卖之王。
与国际拍卖市场相比,国内拍卖市场中的宣德期青花瓷数量极为稀少,价格同样高企,近年来的成交价格在数百万,有时达千万,同样屡创新高。如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中,“明宣德青花云龍纹葵口盘”曾以793.5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