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经营增值吗?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日益火爆,古玩字画升值空间不断看涨,不少人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艺术品投资的行列。但许多人不知如何判断字画的真伪和价值,所以常常因缺乏专业鉴定手段而错失机会。而陶瓷艺术品却不然,由于其技术上的局限性及工艺的繁琐,决定了它很难被仿制,更难有以假乱真的赝品出现,所以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如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兴起的“家庭银行”就特别青睐于古代青花瓷、钧窑瓷及粉彩瓷等,视为最安全的投资方式。而事实证明,古代陶瓷艺术品不仅易被收藏,其增值也是惊人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1988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件清乾隆粉彩蝠桃纹如意耳大瓶,成交价为193.85万港元。同年在美国洛杉矶苏富比也拍卖了一件类似瓷瓶,成交价为29万美元,合226万港元略多。时隔4年,一件相似品在香港苏富比又上拍,成交价却达到了248万港元,可见陶瓷的投资增值空间之大。
此外,从国内拍卖市场上来看,许多古代陶瓷的升值势头更加强劲,增值率远远高于字画。如宋代黑釉油滴碗在1993年上海拍卖价为0.77万元,6年后在北京荣宝斋竟拍出了19.8万元的高价,增值25倍。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增值潜力来看,古代陶瓷艺术品都是目前最适合家庭投资的艺术品收藏领域。所以,许多“股商”、“金贩”已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瓷主”,并由此掀起了一场“陶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