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玄通宝有价值吗?
“咸”字少见的很,仅比同治少,此品品相不错值得保留! 目前所见“咸”字版别较多,以道光二十三年清廷颁发给钦差大臣办理河工盐务的部照为例,其上“咸”字作“”,类似现在横写的“口”字,且与第二笔“一“相连;而咸丰元年颁发的部照则作”“(1)”,且“二”字一笔穿过“广”字;咸丰二年颁发的部照又复作“”(2)…… 这些不同书写形式的“咸”字,属于官书刻印时由于官吏操刀不熟导致误刻、漏刻或改刻所致,亦称“错版”。此类错版在道光朝较为多见,到咸丰时期则较少,到同治光绪年间则极为罕见。因此每遇有“咸”字版别,必细细辨认,以识其中之趣。
据张乃燕先生所著《中国古币》一书记载:“旧钞五文(即‘咸’字钱),背满文宝泉,中心‘寿’字者,最为难得。次之,则为背宝源局者。又有星号记地者,如背满文‘宝直’,即顺治五年铸,而星号于‘直’字左方者,此钱少见。又有背满文‘宝川’者,顺治六年铸,而星号于‘川’右角者,亦少见。又有背满文‘宝苏’者,康熙元年铸,而星号于‘苏’上方者,亦稀有。尚有背汉文‘福’、‘寿’,及背满文‘宝台’(台湾)、‘宝甘’(甘肃)等字,而星号亦各因其文而异,均为稀见之品。”
以上记载中提到的“背汉文‘福’、‘寿’”,应是指乾隆四十一年停铸“咸丰元宝”而新铸的“乾隆通宝”,其“福”、“寿”字符的“福”字,即“多”字最后一笔向上翘,类似“寿”字的写法。至于文中提到的其他版别的“咸”字钱,今已难觅踪影,可见当时的官员也是马马虎虎的搞搞样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