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币值得收藏吗?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时间长达268年之久。清代的钱制主要沿用明朝的制钱制度,币材以铜、铅为主。清初沿用明朝“通宝”钱文称呼,后改为“通宝”、“重宝”、“元宝”。币面文字铸有汉文与满文等。清代是我国历史上铸钱文字最多、钱文种类最多、版别最为繁杂的朝代,为历代之冠。随着满清政府的灭亡,自秦始皇统一货币2000多年来的封建钱币,也随着历史的车轮逐渐远去,成为历史文物,清代钱币同样具有了收藏价值。
清代铸钱的年号基本与清帝的年号相符,以“康熙通宝”为例,“康熙”是清圣祖玄烨的年号,“通宝”是一般钱币的通用钱文,康熙通宝实际上就是“康熙年间通用的钱币”。但也有例外,清顺治通宝铸于顺治初年,但顺治末年仍继续铸造;乾隆通宝是乾隆中期铸造的。清代主要行用钱还有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通宝等。
在清代制钱中,除“康熙通宝”、“乾隆通宝”之外,“乾隆通宝”也是历时较长、铸量较多的钱币。乾隆皇帝不仅有60年寿辰,而且实际执政时间比清帝之首康熙帝还要长,可见,铸币数量也会较“康熙通宝”多。乾隆60年寿辰时,朝廷特铸了满文乾隆通宝的特铸钱币,作为万寿钱或进献寿辰的贡品,铸量极少,品相优美的被乾隆皇帝收藏,流传下来的也极为少见,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