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什么陶瓷最值钱?
清代从康熙到宣统历时260多年,是汉族最后一个王朝。经过二百多年的战乱和满族对汉族的疯狂打击报复,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陶瓷业也没有起色,品种和造型远远不如明代丰富。所以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说,指的是看陶瓷要看明末成化年和清初的雍正年,成化年以后到清初这三百多年间的陶瓷器物,虽然制作精美,工艺水平极高,价值也十分珍贵,但是存世量却比元代和明清都要少得多,这和满族统治者大力推行满族本位的文化和经济政策有关。清代陶瓷中最有影响的是颜色釉,青花次之。颜色釉瓷器最值钱,价格也最高。
康熙年制清初的陶瓷,除了宫廷内需,民间和外销很少,品种以黄、红为主,单色釉高温色釉烧制炉,洗有灰黑色的紫金釉、蓝中发紫的绿月青釉、像雨后初霁深蓝色的霁红釉、仿钧红釉的炉等,这些陶瓷釉光莹润,器形周正,造型典雅,价值较高,价格也不菲,一件小洗就达2万元,碗、盘价格略低。
雍正朝是清代瓷器史的黄金时代,制作了一批可与明代宣德、成化相媲美的传世瓷器珍品,品种和数量都有很大发展,釉里红和粉彩烧造成功,还有仿明代成化斗彩的高白甜釉和仿哥釉等仿古佳品烧制都很成功,价格和价值极高,一件釉里红花碗的市价在5万元左右。
乾隆朝历时60年,是清代国力最强的时期,经济繁荣,烧造瓷器不惜人力物力,追求华丽,在雍正朝基础上工艺进一步精进,出现了很多大型的陈设品瓷器,器形繁多,制作精美,如仿官、哥釉的五岳真形盘、粉彩百鹿纹转心瓶等都为世界陶瓷史的绝品。这件瓷瓶以150万美元被法国人购得。雍正、乾隆年间烧制的粉彩瓷价值也相对较高。乾隆中期以后,经济衰落,国力渐弱,制瓷业急转直下,嘉庆往后200年间烧制的各类瓷器,价值不高,价格也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