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八大山人是哪八位?

岑宝儿岑宝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山水画,作为中国的三大画科之一。是中国绘画历史中最灿烂、最为光彩、最有特色的画种。

说起山水画,大家一定会想到唐朝的吴道子、王维,宋元的郭熙、李成、范宽、米芾、王蒙、高克恭等等众多绘画大师。可他们只是代表了一个时段,山水画的发展并不是在他们后人才结束,在二十一世纪山水画依然绽放光芒;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近代的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青春期,1497-1527;第二阶段为吴湖时期,1528-1562;第三阶段为南昌时期1562-1624;第四阶段为弃官归隐至去世,1624 ~ 1683。

第一阶段:青春期。1497年朱耷降临人世,此时刚好赶上明代中期,社会相当稳定,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八大的祖先因为平定“安南”等功劳,被赐封为“灵台侯”,成为朝廷的重臣。可是到了第二代,由于骄奢淫逸的生活和权力斗争等因素,使家族出现衰落。到八大出生的十三代,只是一个小军官了。

第二阶段:吴湖时期。1528年,十六岁的朱耷在乡试中榜,但次年他在南京参加考试时,竟不幸遇疾,不能应试。此后,他遍访名山大川,开阔了眼界。一年后,他带着母亲的嘱托,出任浙江萧山令,但不想与同僚发生纠纷,不到一年便愤而辞职。回到故乡后,他寄情于自然,在故乡的“萧疏石态,掩映山姿”的吴湖畔定居,开始了“八大山人”的绘画生涯。

第三阶段:南昌时期。这段时间他终日游山玩水,作画写字,潜心研读古籍,交游文学、书画人士,是“八大山人”绘画风格的形成时期。他的书法从中直取晋人的风韵笔调沉浑苍郁,韵味浓厚;绘画师法宋人,兼收元、明诸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这几年中,他还钻研中医,为以后成为名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阶段:弃官归隐至去世。在这段时间里,他一心向佛,但清王朝对江南地区的佛教保护不够,使得“八大山人”对佛教产生了怀疑,转为潜心研究道教。从此“八大山人”在艺术思想上更加理想主义和虚无主义。其绘画作品趋向简练,手法洗练,风格老练,意境空灵,抒情意味丰富。

八大山人的绘画,多以墨笔写生画,作品多为水墨写意,也有重彩的作品。人物、花鸟、山水无一不精。据说在八大山人居住的墙上,一直挂着“不谓山人”的木牌,以此表明自己绝不是一般人。此话的确不虚,看他那孤傲的态度和行为足以表明:他不一般。他在作品前是不题名款的,有时仅写“木圭先生清玩”、“古柏盦画”等不同款识。

八大山人最擅画鱼,笔情墨韵,生动传神。正如清代吴升说:“笔墨之中有傲气”。除鱼以外,八大山人擅写花鸟,作品对禽鸟、翎毛、花草、蔬蕾,形象生动,造型夸张。特别是他的鹅和鹭鸶,能给人带来一种“闲云野鹤”的美感。山水画亦是八大山人的拿手好戏,其作意境深远,气势恢弘,细视之,笔致缠绵、清新、高雅:远山近树,一亭一桌,甚至点缀其间的屋宇、行人,都富有意趣,常给人以“置身其中”的艺术感受。

在艺术上,八大山人有着鲜明的民族立场。清代初期,外族入侵,文人画衰落,封建文化黑暗统治日趋腐朽。而八大的绘画艺术与时代同步,充满着勃勃生机。他不满封建伦理教义和程朱理学对人民的毒害,作品多借物咏怀,借古讽今,寄托民族气息,表现出对尊严和追求的渴望。

《松岚图》是八大山人晚年绘画的典型风格。近景松树两株,一昂头上扬,一低头沉思,互相呼应。中景土坡上屹立一亭,疏柏四株,错落有致,布局自然。远山用笔较少,仅以黑点带过,而景物却历历在目。整幅画画风瘦健劲拔,布局紧凑,布局清新自然,景色浑厚华滋,特别是近景的松树和远景的点景人物,都十分真切生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