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水还是颜色?
在谈论翡翠的选购时,总有人说“种好就行”,也有人说“一定要买满绿”;还有人说“有种有色才是好翡翠”等,那么在购买翡翠时应该看重什么?是种、色其中一种吗? 当然不!购买翡翠最重要的不是种和色,而是——“性价比”!(虽然种和色也很重要) 但这里所说的性价比,并不是指价格与成本的比值,而是指——购买价值。
一、先谈种 什么是种?种就是翡翠的结构及其均匀程度。结构越细腻,均匀度越好,表示翡翠的品质越高。 通常我们观察一件翡翠的结构是否细致、均匀,主要是通过光线的折射来观察,如果透明度高,内部结构就会看的很清楚。 像玻璃种、冰种这样的高级种水,只要无色或色淡都是优质产品了;如果有黄色调(如蜜糖黄、蛋黄色),价格还会更高。 如果种不够老,结构粗糙,那么即使是满绿也很可能价值不高。所以有绿色但种较新的(如豆种、油青种)就要谨慎购买了。
二、再谈色 什么是色?色就是翡翠的颜色。然而这里的颜色可不仅仅只有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那几种。 比如,同样是绿色,但绿色浓淡不同,深浅的区别就会产生“正绿色”“阳绿色”以及“阴绿色”;而色调偏红或偏蓝,又会形成“苹果绿”和“粉绿色”等等。 所以,在购买时除了看颜色大小形状外,还应该注意颜色的饱和度及色调。因为同一个种的翡翠,可能会因为色调或者色系的不同,价格会有很大的差异。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一点,有些翡翠经过人工处理会出现染色现象,这些染色剂通常会附着在晶体表面,时间久可能会脱色,因此需格外注意。
三、重点谈性价比 为什么要买性价比高? 因为同样一个种水和颜色的翡翠,如果形状不好、瑕疵多、底子不干净,则不会值太多钱。而一块品质好的翡翠,如果颜色过于深沉,种干水短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在选择购买时,不仅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最喜欢的那种,还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如:造型、比例、颜色、光泽、透明度、杂质等,再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