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百一十年是哪一年?
中华民国始于1911年10月10日,终于1949年5月27日,共38年(1911年10月10日至1949年5月27日)。其中1912年元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1913年6月临时大总统任期届满,由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次年袁世凯称帝,改元洪宪。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洪宪帝制失败。后北洋政府延续至1928年,北伐成功后才真正统一了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6年11月29日,北平学生“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大会发生流血事件,此后历时两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时代的关系
虽然清末民初的变革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引发的,但却是中国封建社会赖以延续了近百年的帝制的必然结果。自从秦始皇创立帝制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无不坚持“家天下”的统治,帝皇、宫廷的专制垄断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经济自清代后期就停滞不前了,加上帝的后裔不管是否无能,都依然享受着社会的福利,封建王朝的腐化使其国力呈下降趋势,但皇族同士族与民阶层的矛盾却在逐渐加深。清王朝的覆灭,证明了封建帝制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的社会情况了,所以不管是革命者还是反动
派,都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大总统为虚位元首,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的五权之分。虽然这与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府两院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是政体不连、权力分散的二元制,并未实际实行。约法只存在了一年有余就被袁世凯所破坏。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抛弃革命党人所坚持的共和政体,破坏约法,进行独裁,中华民国被改朝换代。
从约法中可以看出,中华民国的立国之本为全民民主,各党各派都应和平共事,然而由于各权力机构不能协调,且缺乏高瞻远瞩的、有执行力的、代表全体国民利益的执政者,只能保持表面和平。全国未能形成统一力量以应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致在日帝的连续侵略下,国家权力日益分散、四分五裂,直至沦陷后民运会附逆,各派沦为日帝统治下的顺民。
从约法中存在五权分立(政权、权能、政制)的状况看,在现代中国难以实行,因为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进程当中,长期存在的是皇权与相权(官权)的矛盾,无论是文官集团(皇族、贵族、寒族)与宦官集团、还是武人集团(藩镇割据)与文官集团的矛盾,都是权能之争,而非五权之分。五权分立的理念源自于孙中山对大陆中国的思考,理想是好的,但大陆中国没有经历西方那样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跨入到社会主义,所以根本不存在或很少存在民主分权的基础,从皇权时代到国共和谈前的国民大会代议制时代,直到今天,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依然不和谐,都是相权(官权)与权的矛盾,更何况国民党一党独大的执政前提下更不能实现民主,所以中华民国有其革命理想,却没有实现理想的可能。纵观中华民国的整个历史,其都是处于有理想无实行的过程当中,理想总是为了被现实所打破,国民党的五权分立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没有付诸实践也是必然。
在中华民国,社会各团体和人士极力提倡文化运动,以期国民人文素质的提高。例如:中国化运动(文言运动)、公民道德运动、平民教育运动、新文字运动及国语运动等。这些运动均未能深人开展,且带有空泛的理想主义色彩,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