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银眼镜是纯银的吗?
眼镜的历史很悠长了,在东汉时期就有了,虽然那时候的眼镜只是起到装饰的作用,并没有视力的作用,我们熟知的眼镜,其实是近代出现的,那么,民国时期的眼镜到底是拿什么做的呢,能不能起到今天眼镜的镜戴作用呢,现在,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银为化学元素之一,元素符号为:Ag,银属稀散金属。银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是银铅矿((Pb,Ag)S)、银金矿((Hg,Ag)S)和自然银(Ag2S)。银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一般酸、碱、盐溶液,但可溶于酸性溶液中。
银是历代统治者视为贵重金属,用银制造贵重的首饰、器皿。对银的需要量日益增加。银的价格也很昂贵。
1907年,法国人Al.L.Perrin发明显镜膜制备法,用铝膜覆盖在玻璃镜上,制成银镜。这种成本只有20美分的眼镜,很快普及开来。后来,德国人再在膜上另盖一层银,制成镜框,眼镜变得更清楚了。
到1917年,德国人E.A.Abt用铅钛酸钙作基质,加入了少量的添加剂和增韧剂,制成了光学玻璃,这种玻璃无着色,和框架金属色泽搭配和谐,使眼镜片的颜色和眼睛瞳孔颜色一样,提高了镜片的视觉明显度,大大减少了反光,提高了镜片的光学质量,降低了镜片的价格。
从上面我们也知道了,其实当初的眼镜,基本上是银镜,也就是银做成的杯子,这样的杯子肯定不是一直持久的,所以,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人用银做眼镜了,而是用玻璃了,现在的眼镜架主要是不锈钢和合金,镜片则是玻璃、树脂和碳树脂,这些材料做成眼镜片后,不会引起眼睛的调节现象,提高了眼睛屈光系统的聚焦能力,矫正近视和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