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协会理事何昌贵?
1 先放图,来自百度百科,中国书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副主席兼秘书长 2 再说事。这个事情是这样的,这个主席职位是分下来的,上面还有更高级别的领导(中国书协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这些领导一般是中央或者各省市一级的书记或者宣传部长之类,这种级别的人一般是不直接写字的。所以上面有了空位子以后就由下面的副主席和理事们来分担写字的任务了。这里面有个游戏规则,就是上级不来字的时候,下级是可以代劳的——当然,这种代劳也是有“规格”的,不能随便乱写的,要写得跟上面的领导风格近似才能混过去。这个就是为什么很多大领导的字看起来像书法家写的而不是领导写的。
3 再说说这个人。这个人是比较特殊的,他本身不是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里面有很多现代元素和个人的奇思妙想,比如他喜欢在作品上盖他的私人印章(很多人不喜欢这样做,以为这样不“规矩”,其实这也是有出处的,古代很多书法家都喜在作品上盖章玩,比如郑板桥)。而且他的书法风格多变,什么楷行草隶篆都写,不过最出名的还是他的魏碑体,据说他是学古文字学得比较入神然后无意中得此字体。
4 最后说点题外话。现在中国书协和各地书协的领导大多都是由政府文化系统任命的,他们大部分人的业务水平确实不行,有很多连基本的笔法都不懂(我亲眼见有人把“二王”的书风理解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合称……)。但是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在组织层面多过问一些书法展览、评奖和学术活动的事情,具体创作方面的要求和审美取向还是被广大的书法家们所影响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们总是要对这些组织有所了解并适当反映自己的意见(比如在网上发表言论或者给有关部门写信),这样才能影响未来的审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