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造民国双旗币值钱吗?
1912年10月,河南省都督张镇芳奏请铸发“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该钱币正面中央镌有袁世凯戎装左侧像,上书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 九字,下印一十字;背面有一竖行英文字母“CHINA·M·KANG-SI·10CASH”,左右分列短枝菊纹。这枚纪念币虽然造型、图案与其他省份的“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相同,但冠字有别(其他省份为英文缩写,此枚为汉字),且为试铸件,未正式发行流通,存世量极其有限。该枚硬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我国近代机制币的发轫,与晚清的银元改革有关。由于银元的通用性及其价值储存功能,受到各国货币的影响,人们逐渐接受了这种新的货币形式。而民国建立后,军政府于1912年开始铸造发行孙中山像壹圆银币,民间也陆续开始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在这种情况下,为顺应形势发展,各地军阀纷纷铸造发行民国银币。
从已发现的史料来看,民国十年(1921),张作霖在奉天造币厂将旧币改为新币,发行三株树钞票的同时,铸行了“奉天文币”,以“元”为单位,面值分为200文、500文、1000文、2000文、3000文、4000文、5000文7个等级。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当时还在币面打上“奉天省造”“辽宁省造”等字样,或标记“十文”“二十文”等,以示区别。这些不同名称的银元,流传至今,深受收藏者喜爱。 除东北外,南方各省也相继仿效,铸造“民国银币”。其中,以云南“滇币”最负盛名。
据记载,早在清末时期,云南就成立了机器局,开始制造银元。辛亥革命成功后,云南军政府于1912年开始铸造并发行“中华民国银币”。其形制一律规整,重量、成色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制作。背面图案由“五星图”和“十二章图案”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五星图”是按自左向右的顺序排列的五颗小型五角星,这在当时各省份的“民国银币”中极为罕见。 除了官方铸造的“民国银币”外,民间还出现了许多私版银元,如广州的“广版”,苏州的“苏版”,湖北的“鄂版”,陕西的“陕版”等等。这些版本差异较大的民国银元,至今仍是收藏家们追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