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有造过五元的银元吗?

穆云海穆云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国民党统治时期(1927-1949)的货币单位是“元”而不是“人民币” 当时发行过面值有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等,其中一角、二角、五角这三个面值至今仍在使用。 民国时期的纸币和现在的纸币可不一样,现在一张新纸币放在手里一会儿就会折皱,而那时候的纸币相当厚重,拿在手里像块板砖一样。

之所以要发行这么多面额的硬币,是因为国民党当时要统一财政,把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手里的钱集中起来花。但这样做导致了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大,引发通货膨胀。所以后来法币越来越不值钱了…… 后来因为法币太贬值了,又发行了一种新的纸币叫做“人民币”。

虽然名字里带个“人”字,但实际上这种钞票在国民党政府控制地区(实际就是除台湾省之外的地区)都是按着黄金、美元的比例发行的——一比一兑换。 所以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国统区到处是“人民币=美金”的广告牌。。。

当然由于当时国内战乱,这些“新币”大多没有来得及印制完就崩溃了…… 只有西南、西北地区还沿用至建国初期,如云南、甘肃等地使用的旧币值比现在还高一些。 PS:补充一下关于“元”的起源,这个“元”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他本来想建立一个有特色的货币制度,因此设计了“元”这个单位。但是后来的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实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