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几年的钱值钱?

嵇鹤芳嵇鹤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那得看是什么钱,怎么个“值”法了 民国初期,银元(含铜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是1:100;到民国三十年左右,这个比例已经变成1:250甚至1:400了。也就是说,一枚银元相当于今天250元人民币或者400元人民币——这显然是很值的。所以有人拿着民国时期的银元找出来换钱,人们很高兴地给他,因为确实能买到东西。 这个“值”是用现代货币的计价单位元来计算的。不过用现代货币来计算古币的价值总是很尴尬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用市场定价来买回历史。况且这种计算价值的方式在学术界也并不被认可。因此很多人就另寻他路,试图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出发给古钱币一个定性分析。比如有学者认为,一元钱大约可购买3个鸡蛋或1斤大米(按每元合美元2.8794计),从而推断出一枚普通袁大头银元约值现在60~70元。这个算法的漏洞在于它没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和货币流通中磨损的情况。如果真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来推算,那么民国初年的一枚银元应该可以购买当今不少的东西才合理呢! 其实,评价一枚钱币到底值不值钱最重要的还是看它所处的时代。因为钱币作为商品,其价格最终是由它的价值决定的(即由包含在其内的社会劳动量所决定)。而价值又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社会总劳动量是一定的。在这个限度内,不同形式劳动之间是可替换的。因此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是可以确定的。

然而每个时代的社会条件都是不同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都面临威胁,生存是第一要义,因此金钱在那时候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而在和平年代,特别是物资充裕的年代,人们的价值观会发生变化,对金钱的态度会出现相对主义,觉得金钱并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此时一些以前值钱的古钱币就不一定值钱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