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间翡翠扳指怎么做的?
看到这个问题,我一下子想到我自己做了几个类似的戒面,就顺手拍了一张照片… 这些戒面是去年我做的一些练习件(因为买回的原料都很小,做不了多大摆件),其中这个“福”字,和题主的图一比较,简直一模一样!只是我的这个做得比较粗糙,而且材质是墨翠(价格比翡翠便宜很多) 我做这些小东西,一般不用模板,就是直接看图纸画出来然后用刻刀刻出来。我觉得用模板做出来的东西过于板式化…缺乏灵气… 当然用模具也有好处,那就是大小统一,形状规则。
其实除了戒面,还有类似扳指的东西我做过……不过不是民国时期的,是清末民初时期。 这是做玉佩剩下的料子,我削了一个尖,打磨光滑,穿一根红线,戴上手臂上试了一下… 咦,好像还挺好看… 然后我又做了一个同样的,只不过颜色深一些,是带颜色的玉,而不是纯白的。 用红丝线穿上做个样子看看效果…… 嗯,还是好看的吧~ 其实民国时期的人也应该是有机会戴这种扳指的,只不过那时候的玩物主义已经兴起,人们会更多地选择那些更精致、更有趣、更适合把玩的器物。而到了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大家才开始追求奢华的首饰… 所以,这玩意儿跟民国时期有没有关系嘛,完全没关系啊! 但是为什么题主的截图偏偏要选择“民国”呢? 是那个截图的网页错了位置,还是你打错字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