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桶有收藏价值吗?
“花鼓桶”,不知道是那一种乐器,现在还有人在收藏它,说明它是我国民族乐器中重要的成员之一; 民族音乐中,器乐占有重要位置,而民间器乐曲(包括民间交响乐)又占有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在众多的民间器乐中,有很多乐器因为艺术生命力短暂、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或者缺乏科学的传承机制等原因,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了历史的陈迹。
然而也有一些乐器,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变迁,但是它们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延续了下来,并在艺术的百花园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花鼓桶”就是那些历经沧桑而容颜依旧的民族器乐中的一个耀眼星斗……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个美妙的传说——据说,南宋时期,有位张尚书领兵出征,由于军情紧急,行军途中不能停饷。为了筹措军粮,张尚书的夫人乘船来到浙江嘉兴,将一只装满银锭的大桶放在船上,同时用彩线结成了花篮,置于桶上并系于船帆之上,许诺谁能取得军粮,就用花篮中的彩线作为奖励。不料,一阵大风将帆吹得鼓了起来,并将花儿也全都吹落了,只留下空空的彩线篮。张夫人无奈,只好让兵士们把银子全部捞起,装入桶中,用绳捆住,再浇上面糊封口,用铁板夹紧,入火烘烤,做成形似水桶状的食物。没想到,这样的粮食做出来的食品清香扑鼻,味道极好,于是,这种以银锭为馅的水桶形状的食品就被命名为“银锭糕”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不过这也反映出三个问题:第一,花鼓桶起源于江南地区;第二,它最初的形状类似水桶,并且可能主要用于水边(或湖边)的演唱;第三,它的制作方法比较独特,可能是先将面揉成扁圆形,然后中间捏孔,放入馅料,再用面饼包好,最后加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