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螺有收藏价值吗?
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我尽力把我知道的说一下,仅供参考。 首先要明确一点,任何东西都有一定的“寿命”,超过这个寿命,这个东西的价值(可能称之为“使用价值”更合适)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消失。 这个寿命与存放条件、周围环境等密切相关。以木化石为例,北方的树木比南方的树种寿命要短很多,这是由于湿度的影响;同一树种的木材,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越长,其使用寿命也越短——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判断。至于古董,则更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对象——“新”与“旧”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含混的概念。
回到正题,海螺作为“古生物化石”的一种,理论上是有一定寿命的。但是由于近代化学工业的发达,特别是塑料行业的兴起,使得今天可以很方便的得到稳定性极好的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各种塑料制品。这些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物品,因为具有“不易腐蚀”“经久耐用”“颜色持久”等优点,已经被大量用于日常用品,包括餐具、碗碟、杯子等等。
而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大量使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制造玩具和日用品(比如牙刷把)。这种材料的强度高、耐冲击且不易磨损,是很好的仿生材料,被广泛用于模拟动物骨骼、牙齿。现代塑料制品的寿命是相当长的。 不过,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古代海螺都不能用了,在特定条件下,一些体质较弱的海螺物种是会绝后的。
2004年,科学家在研究了美国西海岸海螺的死亡率之后发现,当水温低于15℃的时候,海螺幼虫的成活率仅有3%——这意味着每年有超过97%的海螺幼苗被海水冻死。如果加上其他各种原因死亡的数量,实际数字应该远比3%要高许多。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种类海螺的成活率也有高低。
当遇到天气突然变冷的情况下,有些海螺可以用“收缩身体”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被冻伤——但这种方式也会使它们丧失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最后它们可能会因营养缺乏而死亡。 低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
除了低温之外,海水酸化也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海洋表面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大约3000ppm,比工业化前增加了30%。碳酸氢根离子作为海水中最丰富的阴离子,能够结合钙形成更难溶解的碳酸钙,从而直接影响海螺骨骼中的钙含量。虽然目前海洋底部的碳酸钙沉积物没有明显损失,但是海水的酸度已经开始影响近岸处的珊瑚和其他海洋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