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有修价值多少?
“修复”是指器物损坏后,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材料设备,使其复原到接近完好状态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残器”呢? “残器”是相对于完器而言的,指那些已经失去部分器形或功能,需加以修复后再使用的陶瓷制品。
由于瓷器的烧结特性,瓷坏在焙烧过程会产生一定的膨胀系数,如控制得当则成型方便、烧制成品率高;反之则会开裂变形,甚至导致烧制失败。如果受到外力作用(如碰撞、摔打)而导致的碎裂,其修复相对容易一些。但若是因窑炉温度过高、焙烧时间过短等内在原因产生的器壁爆裂或者烧结后出现变形,即便再进行修补和处理,终难恢复原貌,留下的痕迹也是难以掩盖的。 对于某些特殊器具来说,其破损往往意味着整件器皿价值的升高——比如元青花瓷器的修复。因为元青花用料讲究且数量有限,所以元青花的修复往往是原部位填补,对材料的要求非常苛刻,加之现在元青花瓷片的成交价格屡创新高,使得元青花瓷器的修复更为复杂且费用昂贵。 至于普通瓷器,一旦受损便只能重新加工制作,其价格自然就要大打折扣了。
当然,有些残器虽经修复可以继续使用,我们也不能苛求其能像新器一样使用多年而不损,更无法要求它能使用一个世纪以上而不变质。毕竟,这些器物大部分都是由普通人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不是由博物馆珍藏着的文物。它们有使用寿命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只能用更多的爱去珍惜它们,用更多的耐心去陪伴着它们,就像对待我们的亲人朋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