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共有几种?

杨鸿盱杨鸿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的是,什么是书体,什么又是字体? 其实这个概念在古时候并不相同。“书体”这个词是近代才有的词儿,那么古代人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们可以从《历代名画记》中找到答案——书中提到了“画体”的概念,可见古人是拿这种观点来看待书法的。 那什么叫作“画体”呢?《历代名画记》中是这样说的——“所谓画者,盖步袭前贤,效诸名士,或能妙穷造化之意,岂得神夺造化之心!是以善图者,观物之状,如得其情;不善图者,见物之貌,若不见其质也。是以王右军云‘若欲像其形,巧拙犹可学’。今之画者,徒信笔而画;或其苦思不已,虽形似而已;至于神气、风骨,独存于言,不可见于墨迹(这里指的是绢帛)……故有画而不意者,不知画者何体,意者何为乎(这是说画出了形体却没有精神实质,这样的人连“画体”的门槛都没摸到)?” 根据这段话的意思可以看出,这里的“画体”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风格流派或者体式样式,它所指的只是一种“意境”——一种超越具体物象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追求。所以古人所谓的“书体”也就是这样的意思了,它们分别是一种具有某种特定艺术格调的书体形式,也是一种通过艺术手段表现作者主观思想的艺术形态。

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所有的书法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书体”——只不过它们的“体”不同罢了。比如说,汉隶是“方折”之体,唐楷是“平正”之体,晋行书是“流动飘逸”之体,草书是“连绵回环”之体等等都是如此。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每一种书体的特点都很突出,但并不是只有具备这些特点的作品才能被称作“某某体”,比如我们今天经常提到的“二王”,他们的很多字都有明显的“方折”之态,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写的就不是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了不是么~ 其实除了以上这五种基本类型的书体外,历史上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书体,比如魏碑、章草、飞白、铁线篆、玉箸篆等,这些也都各具特色,值得细细品味。最后多说一句啊——书法本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要求,也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它只是作者抒发情感与表达思想的工具之一。因此,大家不要拘泥于那些陈规陋习,要勇于尝试各种不同的风格哦~

古剑古剑优质答主

1.真书,也叫正书、楷书 2.行书 3.草书(章草)4,小篆,大篆5隶书6魏碑7行楷8行隶9行草等 这些是常用的字体,还有简体字等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另外有些比较生僻的字可以百度百科去搜索一下,会找到一些资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