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砖有价值吗?
老砖,根据不同的分类维度可以分为很多种。从使用时间上分有“古砖”和“唐砖”,前者指东汉、南北朝、隋朝、唐朝时期的青砖;后者指的是因唐代的青砖烧制技术流传至北宋至今仍在使用的青砖,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唐宋词牌”或“宋砖”。 除了使用时间,还可以按照地域划分,比如“广东砖”(即广联砖),它是指清代乾隆年间开始由广州府联坊瓦窑厂生产的陶砖,由于质量好畅销全国。另外,在陕西等地还有“陕砖”之称。 还有一些非正式但流传广泛的称呼,比如“官窑瓷片”“土胚瓷片”“明清瓷片”“民国瓷片”等,这些称呼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比较形象,易被人接受。 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砖,如城墙砖,它特指用于砌筑城墙的方砖。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多用砖石建造,尤其是明代南京城墙,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头建筑。城垣用砖数量巨大,据载,明初修建紫禁城用了近2000万块砖,而北京城的城墙则用砖6485万块。如此大量的用砖,自然产生了大量废砖,而这些被利用起来的“废品”,如今也是古砖收藏者追寻的宝贝。
不过要指出的是,上面提到的各种类型的老砖都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当然价值高低略有差异),但是有一种老砖的使用价值早已经丧失,它就是“毁损砖”。所谓“毁损砖”是相对“完整砖”而言的,是指破损严重或者表面有明显烧结斑纹、釉面脱落、磕碰裂纹的砖。这类砖除个别品种可作为修补材料继续使用外,大多只能做配料用或制作小品、盆景、花瓶等装饰用品。部分质地优良的“毁损砖”经加工也可成为颇具观赏性的艺术品。 此外还要提到的一种特殊的古代陶瓷制品——陶瓷碎片。它与古砖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因为许多的古砖在粉碎后成为它的原料之一。所以有时也很难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