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管书法家叫什么?
谢邀!“书家”这个词是现代人的称谓,古时称“书法家”为“书士”“书手”等。 《汉书·艺文志》:“书者,抒也;言出心状,书之简墨而可理也。”颜师古注曰:“书者,书也。书之为言,述也、著也。明书之体,以叙其事。”可见古人认为书写是有“事”的,这个“事”就是“述说心中所想”。所以书法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表情达意”。
在汉代以前(汉朝建国到王莽篡汉),人们是把“写字”与“写文章”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所谓的“隶变”阶段。这个阶段书法的特征是字随文生,文章怎么排列,字就要怎么排列,字的大小要随着行距而变化。到了东汉时期,人们把“写字体”从“作文”中分离出来,有了字体的概念。这个时候字的大小开始固定,书写工具也开始多样化。
在王羲之之前,人们学习书法一般是从临摹开始的。比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是从临摹父亲的字迹开始的。他小时候练字是用扫帚在地板上刷来刷去(就像我们用橡皮泥刻字一样),这也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练习簿”。
王羲之给子弟信中说:“吾少小好写字,遂博涉书画。”可见他是把“写字”当作一项“学问”来学习的,所以古人用“书学”“书林”“书坛”“书界”等来指代“书法”,用这个词汇表示“书法艺术”。 隋唐之后,文人写字之风日盛,书家一词也就成了文人自己的专利了。
元代以后,很多画品中都有“笔法”“墨法”——这说明古人已经认可了书法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书家”也就成了专门形容书法家群体的称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