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旦面如何加工?
“蛋面”在行内一般指圆形翡翠戒面,也有一部分人会称为“圆面”、“光面”等。由于形状似鸡蛋,因而得此名。 市面上的“蛋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天然形成未经过任何人工优化处理的,被称为“天然蛋面”;另一种是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漂白、染色或镀膜)的,被称为“优化蛋面”。 目前市场上主要以天然蛋面为主,部分商家会标注为“天然A货”或者“天然B货”,而如果是优化蛋面则会标注为“天然C货”。
1. 挑选原料——取料 想要得到尺寸合适、形状完美的蛋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挑选合适的原料,一般采用质地细腻、水头较好、颜色艳丽明亮的糯种及以上类型翡翠为原料,这样得到的蛋面抛光后才会更加明亮耀眼。 以圆形的原料为例,首先根据其大小尺寸设计好所需蛋面的基本轮廓,然后用专用刀具将原料一圈圈削去多余的材料,直到得到一个大小适中且形状近乎完美的蛋形毛坯。 若是以异型原料作为制作蛋面的原材料,则需要根据设计构思,将其加工成近似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形状,再用刀具精心雕刻出蛋面的形状。
2. 雕刻加工——琢形 在得到了形状大致满意的蛋面毛坯后,就该进行雕琢了。这是决定最终成品好坏的关键一步,也是耗时最长的一步。 工匠师傅会根据设计要求以及胚料的形状和质地,考虑如何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料的饱满及通透感,然后选择合适的造型开始雕刻。 一般情况,一块优质的原石可能只能得到少量完美的蛋面成品,而剩下的半成品或者粗坯则很可能被丢弃。
3. 打磨抛光——成菜 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光是精致细致的画工是不可缺少的,但光有画工出色的玉器,并不一定能成为上乘之作,还需要通过细心的打磨与抛光,才能展现出玉石最佳的状态。
对于刚雕刻完成的蛋面,要使其表面光滑、棱角圆润,需要经过打砂磨平→清洗→抛光三步操作,最后才能够光彩夺目、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