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二套人民币有五元吗?
第二套人民币在1953年发行的,当时没有发行5元的面值,而第一套的货币体系中是没有角券的(也就是没有1角的纸币),所以如果你手里的是1953年的第二套人民币,那么它的市值应该是这样计算的,100/728=0.14元,也就是说一张两元的钞票相当于现在的0.14元(注意这里换算的时候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 网上很多人说是按1000比1的比例兑换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当时的货币政策是采用“人民币折合美金”的方式,具体兑换率参考上面这张表,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一个值。
1967年4月1日开始实行外汇管理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对外汇进行管制,不再允许个人对外币进行兑换。同时规定:所有外币存款、债券等财产都须通过中国银行办理转让手续或偿还本息。于是,一个“官方定价,指定银行经营”的汇率体制形成了,这个汇率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个制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固定汇率制。在这种制度下,任何其他经济因素(比如贸易顺差啊、国际收支呀)对汇率的影响都会被忽略不计。政府只要公布一个汇率水平,然后让出口商和进口商按照这个标价进行交易就完了。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当然是可以波动的,只不过它只能往一个方向波动(即只能升值或者贬值),而且幅度由政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