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有哪些古董?
我曾在一家大型拍卖行工作,见过了无数奇珍异宝,可以说大部分文物我都见过。但是能称得上是“国宝”的却不多,今天我就分享几个值得一看的国宝级文物 1、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这可是第一次发现的人类祖先遗骨啊! 早在1929年,在位于今北京市区的西北角外,有一个农民正在地里耕作,突然他发现有骨头露在外面,于是赶紧报告有关部门。考古专家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挖掘,结果在一个较大的洞穴中,发现了2000多块骨头,经考证这些骨头属于人类的头部,而此人是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年前的北京人。
后来,在这些骨头的基础上,制作出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不过让人惋惜的是,1941年日军占领北平前夕,将北京人头盖骨及所有牙齿全部抢掠,运回日本。可惜1945年美军进驻北平后,又从日本夺回了头骨。但令人想不到的是,1949年国民党败退之时,将头颅骨又带到了台湾省。虽然此后两岸关系不断好转,并有开展文化交流和文物交换,但北京人头盖骨一直未能回到大陆。直至2003年12月26日,在国家文物局批准下,台湾故宫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展览“中华瑰宝——台湾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精品展”,作为这次展览的赠品,一方来自北京人生活的洞窟原址的土石样品被带到了台北展出。这方印有北京人生活印迹的土石样品被命名为“回家之路”。或许它代表着北京人头骨即将回归故里的象征。 而这方土石样品上,也留下了参观者无数的足迹,因为这些脚印都属于大名鼎鼎的故宫“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2、《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都城汴京(即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景物的风俗画,作者是宋朝画家张择端。这幅绘画现为辽宁省博物馆馆藏“镇馆之宝”。 全图描写了宋代东京市民的生活情景。整个画面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远处水天相接,近处高楼林立,中间河道纵横。
河面上大船小船穿梭而行,岸上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城楼上旗幡招展,一片繁忙景象。 《清明上河图》虽不是中国传世名画之首,但也堪称我国古代绘画的代表之作。由于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灿烂的时期之一,因此这副名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3、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 一说到湖北出土的文物,大家肯定会想到战国古尸。其实湖北随州曾侯乙墓葬于公元前433年,比战国楚墓还早百年,是中国早期诸侯国中规格最高的一位国王的墓葬。 在曾侯乙墓中有着丰富的文物宝藏,其中最让人惊叹的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整套青铜礼器。这套礼器包括尊、罍、斝、盉等酒器和簋、俎等食器,造型生动,样式精美,而且尺寸都经过精心计算,大小恰到好处。据专家估算,这组青铜器重量高达1.5吨。 尤其是墓中出土的一件龙形饰件更是堪称无价之宝。这件长条形铜片上的纹饰竟然是错金的蟠螭纹;而且在蟠螭纹的上方,还有两个圆形凹窍,里面分别镶嵌绿松石和玉璧。这种采用分铸法制造的装饰配件,不仅工艺复杂,而且难度极高,如今已经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