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人民币皱了还值钱吗?
值。很值钱。 曾经有人这样问我,有张1960年的5元纸币,颜色已经发暗,有些泛黄,上面的数字和字母已经看不清了,问还有没价值。我的回答是,有价值!而且价值不低。他听了特别高兴,说这就好,自己留着真不如去换钱呢…… 确实如此,我曾经在钱币市场见过这样的币种,而且数量不少,大多数都是1953年版的2元(蓝色)、1元(绿色)和1960年版5元,这三枚纸币的“水印”都很清晰明显,几乎和新币一样,我问价,店主开价700元一枚。而1960年版5元,如果连号且全新绝品,现在的市场价格在200元左右一枚。也就是说,这种“品相一般”的5元钱,比全新的5元人民币足足多了4倍多。
这是为什么?原来,这些旧钞票之所以这么“值钱”,是因为它们的“身份”特殊——他们是我国解放后发行的最后一套纸币,而且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以后发行的唯一一套纸币(后来发行了硬币),从1955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五套人民币,这套纸币就逐渐退出流通领域,封存于中国人民银行金库中。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又曾封存于中国人民银行金库中,受到潮气侵蚀,很多纸币都发生了霉变,有的背面还出现了褪色现象。但正是由于这些“缺陷”,才成就了如今旧版人民币的收藏价值。
我曾经买过一套1953年版的第二套人民币(含5元、3元、2元、1元四枚),出售者称是银行销声觅迹找到的“宝贝”,因为“银行里只有一套这样的人民币,其他的地方绝对没有”。我也曾经亲眼看到别人拿来这样的一套旧币到市场上卖,老板看了看报价1.8万元,买主直接还价1万,老板没同意,最后以1.2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