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家苏士澍怎么读?

蔺美姬蔺美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字念shù,第四声。 这个字比较特别,在普通话里只有一个读音,但是在北京话里有两个读音。一个就是第四声shu ;还有一个是阳平声(第二声),不过这个读音在北京话里比较少,也就北京西城那边这样读,而且也只是在苏氏一族里传,外姓人不多。这个字最早出现在《礼记》里“书契之兴,一画既成,谓之篆文”中的“篆”字,现在汉字规范字典里也都标注了这两个读音。 关于这个字的两个不同读音的原因,一种说法是因为古文字中“篆”的笔划是向上,因此读作四声;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古代的文字是从上向下书写的,所以第一笔是竖,对应现代汉语的阳平。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我比较认同后者,因为汉字是形意文字,字形的变化跟随意义的改变而改变,比如“初”字,初义为底端,所以第一笔是短横,表示开始的意思。而“篆”的第一笔画如果是竖的话,那也应该是在末尾,和现在的写法是一样的。

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写这个字的是司马相如的字,司马相如是西汉大文学家,他是西北汉人,据传他的字是汉武帝亲自写的,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汉碑《西狭颂》有刻录其字,就是这个读音。这里要提一下,司马相如的字是和汉代隶书书写体系一致的,也就是说当时的人都是这么写的。 西汉末年,新莽篡汉自立,为了显示自己和汉室的关系,命令司徒公刘歆把汉高祖刘邦到新莽在位期间的重要史事编纂成书,名为《世》、《载》两部纪传体史书,并命人书写雕制,这便是所谓的“莽书”,这个“莽书”里的“篆”字也是这个音。东汉时期,学者郑玄为《周礼》一书做注解的时候,提到过“篆”字这种读音,可见直至西汉末东汉初,这一读音一直是通用的。

后来这个字到了晋代书生手里面,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这个字在北京变成了阳平音,而在南方却全部读作四声。其原因也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只知道与晋代士族南迁有关,因为北方的读书人认为自己的发音更加接近汉代的发声,所以还是坚持旧读,而南方则改变了发音方式,至于为什么要改,是因为南方的官话接近吴语,而吴语里“篆”字是读阳平的。

到了宋代,苏洵写文章谈作文之法提到了他父亲苏序(苏轼的父亲苏晃)教他学书,其中就有“篆字须得古人法度”,这里的“篆”字显然是指小篆,苏洵这里应该读shu 。同样在宋代,苏东坡和秦少游等人谈论诗句时,说到“道‘青’字不成文”(青字指青砖,并非颜色之“青”),东坡说应作“春”,少游说当用“秦”,两人争论不休,最后东坡说“吾辈若是论校书,则当博问古今人言,或可辨异同,今但以一己之见断其为是,诚误矣”“青”字在这里读qīnɡ,也就是阴平声。

从东坡这段话可以看出来,至少在宋、元之时,“青”字有两个读音,一是qīnɡ,一是cūn。《集韵》里就收录了这个字两个读音,并且说明是“东齐曰青,西齐曰春”,可见这是一个东齐音和西齐音的合音字。 元代的杂剧和戏曲剧本里,出现了“杜撰”一词,表示虚构之意,“造”字读zuò,这显然是受南方话影响,因为南方话“造”字多读zuò。明代小说《水浒传》第三回,鲁智深说起自己名字的来历时,说道“因我姓鲁,人都唤我作鲁达”“达”字应该读da (第四声)。

再说说这个“鲁”字,因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江苏人,按道理来说他的语言应该更接近吴语,可是他的《水浒传》里面的“鲁”字却是读lu 。其实“鲁”字苏州话是读lu 的,不过在明清之时,读书人已经普遍都读lù了,比如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多次出现“鲁”字,均为lù。 清康熙年间修撰的《广舆图》引用了一条明末江南贡院的规例: “应考举子入监(jiàn),各认房号,夜间各锁门户”,这里面“间”字念jiàn 。这条记录里的“间”字读音,正是吴语区现代标准的读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