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的外汇兑换券值钱吗?
外汇兑换券,简称汇兑券或外汇券,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在中国境内以外的国家(地区)货币与人民币之间交换的凭证. 在1980年4月中国官方公布汇率制度由“管制汇率”改为“管理浮动汇率”之后开始发行,在1995~2007年间回收,目前已退出流通领域,但还保留着法定地位 (参考百度百科)
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外汇储备,是以前出口创汇或者进口结汇换回的本国以外币计价的资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所以在1993-1995年间,央行曾允许外汇利率浮动,这期间的外汇券实际上发挥了外币支票的作用——企业可以像使用本币一样使用外汇券购买国外商品和服务;而到了1997年后,香港金融管理局实行联系汇率体制后,国内也开始了人民币浮动汇率阶段,此时外汇券就仅仅起到储备作用了,不能像外币一样直接在市场上流动(因为要保持汇率稳定),只能由外管局按监管要求核准后使用。
从历史来看,这一批外汇券其实是一类特殊的国债,因为其发行时没有市场参考价格,所以当时是按照成本价向人民银行发行的,到2007年退市时按照1:8.12的比率换回人民币。这个成本价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民币购买美元的价格(当时是买入价),另一个就是纸币印制和流通的成本。
目前外汇券的收藏主要根据品种和发行量,其中7、8、9系列发行量较大且市场价格较高,1/2/5元系列由于发行量小,价值高,是目前市场上的香饽饽 。近几年银行也有部分业务使用过这种券别,比如海外贷款换汇业务中曾经使用过5元的券别,不过已经相当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