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翡翠裂?
翡翠有裂痕很正常,但是有裂痕的翡翠一定有价格优势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裂纹和瑕疵的区别。 翡翠中的裂纹,指的是原生矿受损后留下的伤口。这种原生矿伤口在开采过程不易发现,但在加工成成品后会显露出来,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裂纹。 这种由于地质作用导致的天然裂纹,有些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而有的确实比较影响产品的美观度。 一般来说,影响程度取决于裂纹的大小、形态、分布,以及颜色的影响等等因素。
那什么叫瑕疵呢? 众所周知,天然玉石都是带有瑕疵的。而在翡翠中,常见的瑕疵包括颜色不均匀(色块)、质地不细腻(棉柳)、水线(石纹)、白色矿物(石花)、黑色矿物(黑点)等。 至于大家常说的裂,其实就包含在上面的瑕疵里。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影响美感的瑕疵,都可称之为“裂”。 而狭义的“裂”,特指翡翠原料(原石或裸石)发生的断裂。这种断裂一般比较大,并且肉眼即可看见。
那是不是说只要有这些天然的裂纹或者瑕疵,翡翠就一定便宜?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影响翡翠价格的因素有很多,种水、颜色、瑕疵等情况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已。如果一块原石虽然带有明显的裂纹,但颜色很漂亮、种水不错,那么这样的翡翠照样可以做成颜色鲜艳、水头好的手镯。
既然这样,为何还要在选购翡翠的时候,把有无裂纹这一点放在首位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除了一并考虑上述影响因素以外,你还得考虑这些因素之间互相搭配的问题。比如一块原料只有绿色,且种水很差,想要做成色匀、水头好且没有瑕疵的手镯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样的话,为了达到平衡整体美感的效果,就只能牺牲一些绿量,或者是将绿色的部位切成薄片,取其形而弃其色。这样一来,虽然有了无瑕的美玉,但也失去了原本应该属于绿色部分的价格。
在挑选翡翠的时候,既要尽量避开有明显裂纹的,也要避免选择了过于完美的。这样才能买到性价比最高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