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书法家多钱?
谢邀 汉字的发明,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考古发现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篆、汉隶等,可以看出汉字是经过不断演变而发展至今的。其中隶书、楷书成了当今规范汉字;草书、行书是现今应用最广的书体,两者皆源于隶书,而隶书则来源于古埃及圣书字。可见,中文字体演变与外文字体的演变有相通之处。而书法则是用毛笔书写这些字体的一种艺术形式。研究汉字字体的演变对理解书法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关于汉字字形演变的研究著作很多。比较经典的如:徐无闻著《古代字体演变的结构分析》、王宁著《古文字構形學》、黄德宽主编《古文字構形學新編》(六冊)以及商承祚主編《上古文字構形學》等等。至于研究书体的专著就更多了,仅以正书而论就有刘淳之著《历代正书碑帖法书辑释》四冊、张廷济著《清代碑帖辨伪集》二冊、姜立忠著《刻印史話·刻印名稱匯錄》以及日本河內英树著《書道臨寫秘訣》等等。若论行书则有孙伯翔、李元芳先生著《行书笔法技法图解》,此书较为详尽地分析了行书的笔画和结体。而朱关田先生著的《中国书法史•明代卷》和《中国书法史•清宫廷卷》堪称研究明清书坛的经典之作。还有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罗振玉著《王国维墓志铭》及郭克敏编著《民国书法》等等。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其实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这里列举的作品大多侧重于书法本身,而于作者之生平论述较少的。若论及书家本人,可参阅李梅编著《书法百家》(该書分列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以及“当代”部分,每一时期各选十家,共五百多位书家的简介)、李景白著《近三百年的书画名家》(该书选择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一百二十位著名书画家予以介绍)以及荣庆社编著《近现代书画家印款鉴识》等等。